close

 

亂世守護一畝田
──從10件事談《報導者》的社會創新實踐經驗

 

報導者編輯 何榮幸

 

 

#前言

 

    何榮幸他當記者已經25年,經歷過台灣早期媒體的改革時代。而他也提到《人間》雜誌對他造成極大的影響,在大學的時候讀著一本本《人間》,產生了對生命理想和關懷的價值觀。成為記者之後,歷經1994年自立事件,也就是記者們為了新聞自主權而相約走上街頭。1995年,記者們由下而上發起了記協連署反暴力威脅。而在1997年,目擊者試刊號出版,這也是報導者的前身。

時序進入2000年,媒體公共化運動壯大了公廣集團,因而讓商業競爭更加惡劣。2004年起,中國時報開始致力於調查報導,體檢當時的公共建設,像是蚊子館等等。2005年的報導則針對台灣休耕農田、凋敝農村等議題進行討論。2008年,他和一群朋友出版《我的小革命》一書。

2012年,中國時報成為旺旺中時後,報導權利被限縮控制,他決定向中國時報遞出辭呈。同年舉辦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他認為:「年經人關心媒體,媒體就有希望。」2013年,在天下獨立評論進行公共論壇實驗。他認為,如果能抓住有「關注」的讀者,就可能促成創新的可能。

2015年,報導者宣佈成立。

 

#新聞

 

    看到電視台那些新聞之後,很多人會認為「因為不讀書的人,長大才會想去當記者。」由於即時新聞的風潮已不可擋,但記者們在報導時卻缺乏查證的時間,所以「報導者」認為,應該做慢新聞,多查證,並去追蹤真相,這樣才能重建媒體的公信力。

 

#經營模式

 

    新媒體有兩種經營型態,像是以商業利益為主運作的,舉例來說社會企業「新頭殼」,而「報導者」則是採非營利的路線,堅持沒有廣告,在網路平台頁面上都不會出現廣告,也不會出現文章的點閱數字,這樣讀者們才不會受到點擊率影響,好的作品不應該用點擊率來評判好壞。團隊成員之間是平等的,大家都能獨立完成報導,選材也多,而且透過放在平台上的文章,當網友或者會員們看到,他們願意給評論或是指出哪裡有錯誤的話,第一時間報導者端就可以反應過來,讓報導資料變得更準確,也能獲得更多人的討論。

報導者成立基金會後,由眾多新聞界的人士擔任董事。接受捐助的原則就是「三不原則」(不擁有、不干預、不回收),也不接受任何政黨、政治人物捐款,若是達到一百萬以上,則會有董事會捐款審查小組決定是否接受,捐款人名都會公布在網頁上,大家都看得到,同時也開放「創用CC授權轉載」,大家可以去下載使用。

 

#之生

 

    他們想要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好記者、好新聞,是需要高成本的投入的,為了讓基金會運作,報導者透過募款和會員制的設計,讓記者出去採訪時不會有後顧之憂。

他們也在創新。採用新聞遊戲的方式,是新聞也是遊戲,讓大家來瞭解急診室醫生的業務。讓大家可以透過玩遊戲的方式知道每個地方(動作)都是新聞,當大家體驗過新聞以後,就會更願意去看報導。#柯文哲#

他們也有多媒體團隊的協作,因為考量到「對話時代」的趨勢,讀者們看完文章以後,可以即時反饋,這樣更能快速反映到關注公共議題上。

 

#之死

 

    透過跨媒體的合作,讓網路長文也有很多人能夠看到。像是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名印尼漁工之死」就是我們記者去取材報導的。透過各大媒體報紙頭版,網路平台分享,一篇報導的力量促使政府機關去做出改變,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樣同業間既可以分攤採訪經費,以同步刊登的方式,各家媒體都能夠報導出相同的內容,同時去影響社群大眾和決策者。

 

#生存吧


    成立一年以來,在這個新媒體的戰國時代,報導者粉絲人數高達十五萬人,核心讀者則為25~34歲的年輕人,女性讀者比起男性讀者多十個百分點,從數據上可以發現閱讀的時間都很平均,也就是說讀者們什麼時候都會來看,儘管我們不買臉書廣告,但粉絲的黏著度極高。但是大家也可以因此知道,讀者的年齡、同溫層、部落所帶來的限制,所以更要努力走出同溫層,去找出合適的媒體生存方式。

 

 

 

我想對於媒體來說,這會是件好事

拖沓了一年,已經成為往事的紀錄,再翻開筆記的當下,還真是腦筋一片空白

一點也不及時的分享//如果有錯那也是記憶的錯

剛好滿一年的巧合#剛好又是期末的季節#一切都是剛剛好#

20171220。20161221。

 

 

 

arrow
arrow

    Da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