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未來與法治教育:跨越兩岸到超國界格局

by 陳長文先生

 

       七十三歲的陳長文先生仍然熱衷於學習新的事物,從雙輪車到獨輪車,他以這個學習經驗破題,可以瞭解到何謂「法治:體察萬物平衡之道,知難而進。」的意義。他首先簡介台灣的政治與經濟狀況,指出台灣不應該小看本身的優勢。在某些排名數字還是非常優秀的。

法律

他以什麼是法律、法治等基本提問,簡單說明「有拘束力、公益性質、實質正義以及動態性質」等的法律特性。接著以rule by law(法制)、rule of law(法治)來帶入「法」有刀部和水部的差異。法制意味著會被濫用的制度,是一種統治工具,也僅僅只是軀殼。而法治則代表了正義的理念、法治精神和靈魂的意義(自然法學派)。

台灣法律意識

回顧台灣法律的演進,陳長文經歷了戒嚴到解嚴時期,十分瞭解其中的變化。在這個變遷的過程中,當然也就會有各種對法律教育的想法。一是人民不懂法律,所以要被教育的說法,二是以探索人民對法律的感受與理解(使用者體驗)來制定法律。

接著他以數字統計整理來介紹一般人對於法的認知。他提到台灣法治教育上似乎出現了偏差。像是有時候人民去質疑法官的判決,卻可能忽略的法所制訂的證據和罪刑法定的概念。看起來人們對於法的深層認識尚且不足,因為對於任何事情都該抱持懷疑。

而說明法的意識,有四種特質。尊敬、使用、顛覆和輕視。稍微解釋過後,他以「超越『尊敬法律』,讓社會能夠『理解法律』。」作結。

企業

進行到企業和法律的關係。企業以逐利為目的來使用法律這是無誤的。他先以#成吉思汗與雅薩法典的小故事帶出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法務的角色是如何的重要。法務不只是花錢的單位,一個法律規範前提下的商業競爭,法律本身也是一種商業競爭的手段。他以#奇美公司LCD反托拉斯法的案例來說明。因此企業的守法意識是需要增加的。

立法者要如何管控企業?以#頂新味全來說,如果企業不擇手段的想要獲利,即便如飛蛾撲火,那麼懲罰性的賠償就應該讓他們被罰的悔不當初,這樣才有效果。這裡他提到行政機關設立首席政府律師的可能性,但台灣歷任政府皆沒有採用。

那麼法律應該是怎樣的法律呢?他舉出了理律文教基金會對「解決問題」所舉辦的活動。接著講述國際上的法律,有國際公法、外國法、兩岸法、國際私法等等。

(講者的專業是超國界法)

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他跳過一些簡報內容,盡力想要完善今天的講題。

他認為我們也需要了解的是:「今天的倫理,會變成明天的法律。」

那麼台灣,該如何呢?他提到香港的案例,如今一國兩制下,港獨幾乎不可能。而像是歐盟成立之後,也會因為難民問題而不太和平。

那麼兩岸呢?他主張「良制」,有三民主義的辦法,他認為這是一種解決方案,是可以儘量努力的。

(整個來說,很像在上課)

舉例

遊覽車的勞檢疏失讓台灣成為三流國家?(報紙)

官僚、兩岸、勞基法是外資投資台灣的阻礙(聯合報)

年金、勞改、不當黨產

國際公約國內法化(死刑)

監獄法瑕疵

非政府組織的地位

#台灣被孤立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以後世界上只有一個政府、一套體制也說不定?!

 

演講後記

          一位七十三歲仍然熱愛學習與嘗試的老先生,同時因為年紀的關係總是散發長者的氣息,另外富有挑戰的精神,所以努力的走來走去,到後場體力就有些不佳,對於演講掌握度很自由,畢竟他想說什麼就隨他想講什麼。簡報應該是委託別人做的,雖然知道大致的內容,但原諒他真的年紀大了。

         他經歷的事情很多,戒嚴到解嚴,所以特別有說明在場經驗的立場,但是對於當時代的一切都有些保留。與孫運璿先生也有共事過的淵源。由於直播的關係所以他講話有所保留。帶點半真實半幽默的口氣,他講完了法律的基礎和他的專業領域。順便也宣傳自己的基金會和事務所的業務。參與演講的人很多,令我意想不到,雖然可以看到二重點名單,但可以知道的是,由於宣傳手法,參加人數有明顯的上升。

         我通常是聽完演講之後才會去谷歌講者的背景資料,所以就第一眼的印象與他講話的方式來認識他。也許在谷歌之後會特別驚訝或是特別感到好奇,這些也都是不一定的,我稱為緣分吧,也許之後會去臉書按讚或是到推特跟蹤等等。我也覺得在一無所知的狀態下聽講,也是一種專注了解主題的方式,事後的資料搜尋,算是一種內容的再確認,一種他談話意義的目的性與立場之類的。不過我都盡量紀錄裡面說的東西而已,不會有更多表述了。

#時間:20170510

 

arrow
arrow

    Da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